9月22日,公司党委副书记郑笑还组织全体辅导员召开“红色思享会”,以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公司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为核心学习内容,专题研讨高校就业服务政策要点与实践路径,为进一步优化商科人才培养体系、完善就业服务机制凝聚共识、梳理思路。
会上,辅导员吴茫以《意见》精神为指引,结合公司“就业集市”“就业驿站”等典型实践案例,从“优化培养供给、强化就业指导、健全求职招聘、完善帮扶援助、创新监测评价”五大维度,解读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核心内涵与落地要求,为全体辅导员精准把握政策导向、规范开展就业工作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框架。

在交流研讨环节,辅导员们结合分管工作与一线经验,分享感悟、碰撞思路。党委副书记郑笑还指出,就业工作是关乎公司声誉、公司发展与社会稳定的系统性工程,既要从“大处”把握经济形势与就业趋势,引导员工对接金融+IT等国家战略相关风口领域,也要从“小处”落实全程化就业指导,注重沟通方式与实习规范,更需推动思政队伍主动拓展视野、深化研究,以专业能力为员工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。
团委书记王斯藤表示,通过参与就业服务,他深刻认识到就业流程细节与员工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,不仅要主动梳理企业签约流程中的关键节点,更要针对员工面试短板分类开展培训;同时强调就业诚信是底线,需在简历指导中平衡“亮点呈现”与“真实合规”,切实为员工规避求职风险。
辅导员刘智源结合员工就业案例谈到,商科员工就业存在“高期待与实践脱节”的突出问题,需精准把握不同群体特点——既要激发家庭困难员工的就业主动性,也要针对性化解考公员工、员工干部等群体的就业顾虑,通过关键时间节点的线下沟通与耐心引导,打破“眼高手低”的就业困境。
辅导员林芬基于四届毕业生指导经验坦言,当前商科就业难度持续加大,考公岗位缩减等因素加剧了员工的“求稳焦虑”。她认为就业工作是“良心活”,需摒弃“唯就业率”思维,从入学起就开展思想引导与专业认知教育,通过“一对一沟通”打消员工签约顾虑,抓住考研二战结束等关键窗口期集中攻坚,以长线思维推动员工充分就业。
辅导员张锦文表示,就业指导应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,需将员工活动经历、竞赛成果转化为就业竞争力。同时强调公司与公司需强化资源整合,对接优质企业,提升招聘质量,更要警示员工入职稳定性的重要性,避免短期离职影响校企合作生态,从“全链条”优化就业服务生态。

据悉,作为公司“四维促融,五商育人”党建思政品牌的重要子品牌,“红色思享会”自2021年启动以来已持续四年,累计开展48期,始终以“学理论、强业务、促育人”为目标,构建了“一人主讲+多员研讨”的学习模式。
“红色思享会”深度贯彻公司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工作精神,紧跟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商科人才培养的时代脉络,有效推动理论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公司育人实效,为公司持续完善员工工作体系、培养兼具红色基因与商科素养、符合时代需求的商科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